WEBSITE:https://www.jessieontheroad.com/
很多人问我:怎么能在一个小镇一周就拿到集签offer?今天就来分享我的亲身经验。
先剧透一下:我那天真的一天跑了17家店,还写了20多封邮件,人狠话不多😂。其实,只要方法对、工具用得好,新人小白也能很快拿到offer。
1. 选对地方,时机比努力更重要
在澳洲,找工作真的和季节捆绑得很紧。
- 冬天(淡季):旅游、农场都冷清,工作机会少。很多人会去大城市跑外卖,或者飞北昆、北领地碰碰运气。
- 夏天(旺季):南方旅游业火爆,酒店、餐饮业疯狂招人,农场也在拼命缺人。
所以我当时是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投的,心里一直默念:慢一步就可能错过一个好岗位。特别是像万圣节、圣诞节、跨年这种旺季,老板们都在提前囤人手。
📌 当时真的有点“赶集”的感觉,仿佛全镇的人都在找工。那种紧张感逼得我不敢松懈,每天都在想:如果今天少跑一家,可能就错过了那个属于我的机会。
2. 工具用对,效率翻倍
🔍 Google地图“扫街战术”
我直接用Google Map搜酒店、咖啡馆、度假村,把一条街的店标记好,然后逐个投简历。
第一天走了17家,前五家都拒绝了,有的直接说没空缺,有的让我上官网,有的根本不理我。那时候心里真的挺受打击的,差点想打道回府。
但我想,如果放弃,就什么都没有。于是硬着头皮继续走。到了第七家,老板收了我的简历,还和我聊了几句。那一刻,感觉之前受的冷脸都值了。两天后,真的收到试工电话。
👉 小经验:被拒绝的时候,告诉自己那只是一个筛选过程。下一家,可能就是机会。
📧 邮件投简历
走累了的时候,我就回宿舍写邮件投简历。那一周我大概发了20多封邮件。大部分都石沉大海,但每一封都让我练习了英文表达。后来能拿到面试机会的时候,心里也更踏实。
3. FB本地群组 + 沉浸式翻译插件 = 神器组合
FB群组是找工的“宝藏”,但全英文帖子有时真的让人头大。尤其长帖,一行行读下来费劲,还怕漏掉关键要求。
后来一个留学生朋友推荐我用 沉浸式翻译插件(Chrome插件),我只能说救了我:
- 每天十几二十条招聘帖,插件能同步显示中英文,我一眼就能抓重点。
- “experience preferred”“RSA required” 这些关键词,翻译后直接标出来,让我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条件。
- 有次看到一个酒店官网写了两页PDF,我用插件一键翻译,发现其中要求必须周末和公共假日能上班。于是我在简历里特别强调“available anytime”,比别人提前卡住了加分项。
📌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工具真的能放大一个普通人的机会。要不然我可能看不懂重点,就错过了那份工作。更妙的是,它还能让我边学英文边提升,比如不懂的行业词汇,点一下插件就能学,第二天walk-in就能用到。那种“边升级边打怪”的感觉特别爽😂。
4. 勇敢Walk-in,不要怕开口
Walk-in是很多人不敢尝试的,但其实成功率很高。
最简单的开口就是:
- Hi, I’m looking for a job. Here is my resume.
如果想加强,可以说:
- Hi, I’m looking for a part-time/full-time job. I have experience in [行业] and am available anytime. Here is my resume.
如果经理不在,可以礼貌问:
- May I know when the manager will be available?
📌 刚开始我走进店里时,手心都出汗。尤其是前几次被拒绝,感觉自己英文差、经验不足。但后来慢慢发现,笑容和自信比语法更重要。老板们其实很看重你的态度。
5. 我的总结与感受
那一周,我靠着“邪修打法”:Google Map扫街、FB群组投简历、勇敢walk-in,加上沉浸式翻译插件的加持,真的在短短一周内拿到了满意的集签offer。
当然也有辛苦:被拒绝的瞬间、每天走到腿酸、晚上回去还要熬夜写邮件。
但当试工机会一个个落到手上,我突然觉得: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不算白费。
打工度假不只是“打工”,更像是一场成长修行。你会被现实打击,但也会因为坚持而收获意外的惊喜。
常见问题 FAQ(WHV找工必看)
Q1: Walk-in要穿什么?
不需要西装革履,但要干净整洁。白T + 牛仔裤 + 干净鞋子,简单利落。去酒店、咖啡厅可以稍微正式一点。
Q2: 没有RSA能找工作吗?
餐饮行业很多会要求RSA(Responsible Service of Alcohol),尤其涉及酒水的岗位。但咖啡厅、农场、零售店一般不需要。
Q3: 英文不好怎么办?
别怕,简单开口就好。哪怕一句 “I’m looking for a job”,也比沉默强。沉浸式翻译插件能帮你提前熟悉招聘要求,增加信心。
Q4: 一定要写英文简历吗?
是的,澳洲老板更习惯看英文resume。可以先用中文写,再借助翻译插件修改成自然的英文。
Q5: 如果被拒绝要怎么办?
拒绝是常态,关键是数量和坚持。记住:投得多,机会才大。
Table of Contents